暑期档票房大战,谁是输家?

2024年的暑期档(6月-8月)电影全国总票房,截至8月24日22时45分突破110亿元,看上去不少,但相比2023年的206亿元,几近腰斩。究其原因,众说纷纭。有人认为巴黎奥运会分走了观众的时间,也有人认为当下娱乐形式多样化,电影已非具有性价比的主流娱乐消费。以上这些观点,或许与电影市场表现疲软有一定相关性,但因果性并不成立。

今年共有上百部题材多样的电影在暑期档上映,涵盖了喜剧、悬疑、奇幻、动画、爱情等各个类型,论总量和丰富性,并不输阵,但现象级头部电影的缺失,暑期档票房大战,谁是输家?是电影票房骤降的关键。要知道,作为2023年暑期档票房榜前三名,《孤注一掷》《消失的她》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票房相加就接近百亿元,但今年暑期档票房,目前仅位列榜首的《抓娃娃》突破30亿元大关,排名第二的《默杀》仅13.4亿元,排名第三的《异形:夺命舰》目前刚超过5亿元。

人们爱讲“爆款”,因为“爆款”对提振整个电影行业的信心,往往能起到冲锋陷阵的积极作用,若“扑街”之作太多,那么观望者和决策者都会陷入迷茫。例如在今年,就有不少新片反复撤档、延档,难以做出买定离手的选择。或许是因为,今年暑期档,除沈腾与马丽这对黄金组合仍然具有强势的票房号召力之外,陈思诚、徐峥、乌尔善这些曾经证明过其市场价值的个人IP,表现均不尽如人意。

当然,评价暑期档,票房不是唯一的标准。论品质和口碑,仍有亮眼佳作。

譬如胡歌与高圆圆主演的《走走停停》,拍出了生活的趣味与深度,被赞为今年最佳华语电影之一。还有引进动画片《机器人之梦》,全程无对白,却写下人类情感中至纯至真的一笔。科幻喜剧《从21世纪安全撤离》,则用闪闪发光的想象力与无畏无惧的热血精神,让年轻人产生共鸣。

大浪淘沙,黄金终会留存。内容为王,不只是一句自媒体时代的口号,从古至今,它长期有效。

【每周评论】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

作者/张瑾(《上海电视》独家稿件,转载请联系《上海电视》编辑部)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